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第一百四十二章:康姨妈

  由于卫渊在任命诸将之前,已写了札子呈给赵祯。

  且得到了赵祯的应允。

  所以,这时,应有不少的官吏,知道了此事。

  将新军将领级别,都安插成了自己人,这事,瞒不住,御史也不会同意。

  所以,卫渊早就想好说辞。

  在他临近宣政殿之前,就听到了那些御史们慷慨激昂的声音,

  “陛下,忠勇伯安插的人手,都是跟随他从代州一路升迁上来的将领,可谓心腹,如此行径,居心否测。”

  “组建新军,本是为我大周增强军力,乃国家之军,社稷之军,然而,卫渊如此任人唯亲,是想将此军,成为他一家一姓之军不成?”

  “官家,您向来仁善,可是,此事关乎近十万大军,不可掉以轻心啊!”

  “.”

  卫渊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人的背后,八成是有韩章的授意。

  虽然他现在与韩章已经达成某种妥协。

  可这并不妨碍韩章时而恶心他一下。

  陛下都同意的事情,这些御史,又来嚼什么舌根?

  随后,卫渊站在殿外。

  朱总管进殿启禀赵祯,

  “陛下,忠勇伯卫渊来了。”

  闻言,原本正紧闭双目的赵祯忽地睁开眼睛,笑道:“让他进来。”

  “诺。”朱总管郑重作揖,朗声道:“宣忠勇伯卫渊觐见。”

  闻言,卫渊踏进大殿当中,施以臣子礼节。

  赵祯摆手,示意他起身,缓缓开口道:

  “他们说你有任人唯亲之嫌,欲将新军变成你卫家私军。”

  “对此,你怎么看?”

  当那些御史们,听到皇帝说出这番话以后,心顿时凉了半截。

  啥意思啊?

  您要问他怎么看?

  当我们说出卫渊的真实想法后,您不该显得愤怒至极吗?

  就在那些个御史不知所措时,耳旁渐渐响起卫渊的声音,

  “陛下,臣无话可说,几位大人所言,臣都听到了。”

  “臣的确任人唯亲,但是臣,绝无将新军视为私军之心,望陛下明鉴。”

  嗯?

  这又是什么意思?

  承认任人唯亲了?

  无话可说?

  几位御史不是傻子,他们的眉头渐渐皱起,下意识认为,此事绝没有这般简单。

  就连赵祯都好奇道:“哦?无话可说,又说绝无将新军视为一己私军?那卫卿,你又为何任人唯亲?”

  卫渊郑重作揖道:

  “陛下,臣心里清楚,训练新军,事关家国命脉。”

  “臣虽在边关侥幸取得几场胜利,但在军中威望仍旧不如他人多矣。”

  “臣为将新军训练成陛下想要的精兵,唯有用与臣同甘共苦走来的袍泽将领。”

  “也只有如此,才能尽快对新军展开训练。”

  “臣所作所为,只是为训练新军,请陛下明鉴!”

  其实,军中将领任人唯亲这种事情,在大周乃是常态。

  而且,赵祯如果不让卫渊用代州嫡系。

  那么,勋贵势力很容易就能渗透进来。

  这与他训练新军的初衷不合。

  他想要的新军,是一个没有任何勋贵子弟与冗兵问题存在的新军。

  这也是为什么,卫渊让赵祯得罪勋贵,赵祯真的就下了道旨意的原由。

  不用勋贵,就只能用卫渊的人。

  赵祯也没有多余的选择。

  就在御史将要开口反驳的时候。

  卫渊看向他们,又继续道:

  “方才诸位大人言及,我所选之人,都为我心腹,其实这是不对的。”

  一名御史反问道:“为何不对?”

  卫渊道:“诸位大人扪心自问,我等将士,在代州雁门浴血奋战,所为何故?”

  御史闻言一愣,这问题,似乎像个坑啊?

  卫渊见他不答,继续道:“我,徐长志等人,浴血沙场,是为功名利禄不假,但更多的,是为家国天下,是为陛下。”

  “你与其说他们是我的心腹,可我也是效忠于陛下,效忠于我大周的江山社稷。”

  “我们做臣子的,都是陛下的心腹,只要能为陛下分忧,我即使担个任人唯亲的骂名又能如何?”

  “如若大人您心中实在是过意不去,倒不如,您来训练新军,想必,您是比我这个写出练兵实纪的人更懂练兵之道。”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