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玄幻小说 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第36章 人工合成材料

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十七筝 2043 2024-05-06 17:04

  很显然,这个小巧而精致的取暖器并不适合用来作为末日灾难中的取暖设备来大规模使用。

  一切不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都没有意义,就更不用说这种仅仅只能供给少部分人使用的昂贵玩具了。

  毕竟除了成本问题之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人能够度过这场灾难,而不是让本就可以度过这场灾难的少数人过的更舒服。

  这其实也是秩序和规则存在的真正意义,也是文明真正的体现。

  如果没有规则和秩序的存在,那么强者就能够肆意掠夺弱者,从而让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而规则与秩序的最直观体现――法律,便是在削弱强者、保护弱者。

  如果弱者觉得法律是在偏帮强者,那一定是错觉,因为如果没有法律,强者对弱者的掠夺将会是肆无忌惮的,甚至会随意践踏弱者的生存权力与生命。

  而法律的存在,恰恰使得强者不能肆意的掠夺弱者的生命与生存权力,保护了他们的存在。

  尽管在某些人看来,这可能是为了剥削和压迫,但无可否认的是秩序的存在始终是在保护弱者,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句名言――再坏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

  而从这句话出发,对于珀菲科特而言,在应对这场灾难时她其实有两个选择。

  第一,选择尽可能的提高保障水平,让少数“精英”以更高的概率存活。

  第二,选择尽可能多的保证更多的人活下来,代价则是每个人的生存标准都会被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仅仅只能保障生存。

  选择前者,是所谓的最理性选择。

  因为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在这种条件下,与其摊薄这些宝贵的资源,让更多的人以低水准的生存水平存活,不如保障少量精英的高质量生活水平。

  毕竟低水平的生存保障其实是存在着危险与隐患的,因为较低的生存保障条件也就意味着它的容错率更低,承受危机的抗压能力也更低。

  如果环境维持在一定基准线不变,那这么做还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但环境一旦恶化,并且超过了承受上限,那么整个社会体系都会崩塌。

  而将同样的资源集中到少数精英群体身上,则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生存概率,有更多的资源去做冗余设计。

  这样即便环境异变或者有其他灾害发生,依旧拥有着较高的生存几率。

  然而同样,这样做也存在着缺陷,那就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是需要数量占大多数的基层,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整体数量的。

  只保障少数人的生存确实可以提升他们存活的几率,但少数精英并不能撑起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

  所以最理想的状态是用一个相对较低的生存标准维持一定数量的人口,其中有一部分用于维持社会结构稳定的基层,再在这个基层之上维持少部分精英。

  但这是一个理想模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其实很难实现。

  因为决策者是很难把握这个所谓的相对较低的生存标准究竟是怎样个低法,以及一定数量的人口究竟是多少。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